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中的地方感与自然连结如何建立?

2016-12-27 编辑:春草 盖娅自然教育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354vhjvqq&width=500&height=375&auto=0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城市中的地方感与自然连结”分论坛视频 (建议在WiFi环境中打开)


诚挚感谢志愿者虞思源对本分论坛文字资料及文稿进行整理和总结。



地方感在城市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Alex Kudryavtsev:美国康奈尔大学环境教育在线课程讲师,从事环境教育和地方感研究


Alex介绍,地方感是环境教育成果的一种,包括地方依附感和地方意义感。地方依附感意味着有多强的愿望想要待在那个地方,例如我们对家乡的情感,而如果某一个地方对我们有任何层面上的意义,就被称为地方意义感。


Alex在重点分享了生态地方意义感,研究表明,地方感对亲环境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热爱某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就会更有心想要保护这个地方。


Alex曾负责纽约的环境教育项目,博士论文的研究是关于环境教育项目如何影响当地青少年的地方感。他带城市中的高中生去公园内种植、清理,建造屋顶花园,清理被废电池污染的土地,也会举办音乐会增强他们与社区居民之间的连结。他发现,当设计活动去引导青少年去直接体验,增强社会互动,增强环境认同感,增强他们的生态地方意义感会显著增加。


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群不是很关心环境的学生,但当老师发给他们印有“环境领袖”字样的T恤,他们穿上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关心,社区里哪里有垃圾,哪里环境不太好。这或许也是增加地方感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演讲的最后,Alex分享了他研究中测试地方感的一个问卷,做环境教育项目的前后,也可以让参与者做一下问卷,以作为活动是否成功的一个指标。



重建城市青少年的自然连结感

——理论观点,教学策略及评量工具


曾钰琪: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环境教育研究所独立博士后研究学者

 

曾钰琪分享,在台湾,年轻人逐渐少去户外了,而学习、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但研究证明,接触自然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都很有好处,可以促进人的认知、智能发展,改善情感与行为管理,以及环境态度与行动。


有一个针对世界各地环保者的研究表明,童年在自然玩耍的经验、与自然深入接触的经验,以及负面的环境经验,如看到环境破坏和污染,都是他们投身环境保护的力量。


在探索中,她发现,当人们有比较深入的自然经验,会有更多行动的愿望。自然美感、自我成长与心理恢复是她在自然教育中重视的东西,这一切又会催生关切、担忧与行动。


活动中,她设计了很富有美感和深度的引导方法:从舒缓而多元的感官连结,感官的连结又转为生命的经验,进而在孩子们心里沉淀一些更深层的价值。活动评估也发现,能够独处的自然体验对人的影响最深。


而往往自然教育活动有太多的社会互动,但过多的团队活动会阻碍人与自然的联结,如竞赛、游戏、密集学习等,如果给参与者更多的独处和自由探索的时间,他们与自然的联结会更加强烈。另外,去到更远离生活,自然度更高的地方,运用更多的感官,有更强烈的正向和负向的情绪,也会促进联结。



城市公民生态学

——从情结到行动


李悦:美国康奈尔大学环境教育在线课程讲师,从事公民生态学教学工作


李悦从西班牙居民自发行动让一个废旧停车场变成社区公园的故事出发,引入了公民生态学。当地的一个废弃的汽车站变成了荒地,附近的学生联合居民慢慢自发开始做出一些改变:在一个小角落里摆上一些盆栽,接着,更多人开始美化这块空地——用旧物打造休闲区域,添加更多的绿意……政府看到了这些行为,也开始行动,最终这片空地变成了一个绿地广场,提供给居民的社交活动。


李悦用理论加实例阐述了公民生态十大原则:公民生态发生在被破坏的地方;热爱生命,热爱地方;重建地方的同时,重建社区……


参与李悦线上课程的两个北京高中学生刘灿和卢丹柠也介绍了其中几个原则。介绍了美国、印度、伊朗的公民生态行动实例。在伊朗,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强,但当地人自发发起去捡拾垃圾的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又一起聚会,增进感情,建立了信任和归属感,也更加愿意一起为城市解决问题。在美国,居民一起建造社区花园,开垦公共绿地,再把传统技艺、园艺知识传递给下一代。


透过这些原则和故事,我们看到实践中学习、公民生态守护者利用社会生态记忆重建地方和社区等等的公民力量。



城市居民参与社区花园营造


高健: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联合发起人,朴门永续设计师,公众景观教育践行者,北大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硕士及校友会副会长。

 

高健分析了自然现在正在面临的危机,提出我们应该从直线式思考转向思考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内在动态平衡。他从一个设计师的角度出发,想让公众参与和自己的专业景观设计结合,觉得设计师的角色是和场地使用者平等交流,倾听他们,再从自己的专业性出发,给出方案,他把自己的这个设计态度称为“参与式设计”。“脚下有土地,眼里有社会,心里有人”是他的设计伦理。


在北京,高健引导公众参与设计的“盖娅生态花园”,通过设计旧物改造、雨水收集、生态涂鸦、手作步道等工作坊,集结更多人的创意和力量,用了两年时间,一点一滴将社区灰色区域打造成一个很有美感的生态花园。他说“设计师要有一颗公益心”,从自益、互益到公益,再到滋养公民生态行动。在设计中,他赋予了社区和他人更多的价值和美感:做生态屋顶,是为“让鸟儿眼中多一点绿”,把社区中的废旧马桶等用来种植植物,设计中传递着“植物并非装饰,首位是其生态价值”的理念。


他说,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真心实意、身体力行,做一件让社区、让生活更美丽的事。



基于红树林基金会自然教育中心的

在地自然教育实践

胡卉哲:红树林基金会教育总监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转眼间变成一个国际大都市,很多外来人口也来到深圳定居,深圳的居民,对深圳的在地感有多少呢?


胡卉哲介绍了深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透过她的揭示,大多数人才看到,为了发展城市,深圳经历三次填海造陆,改变海岸线,在这个过程中,红树林的面积减少了四分之三,红树林基金会希望培养深圳人对红树林的感觉,进而保护仅存的红树林。


因为很多深圳人认为深圳湾是一个没有鸟的地方,他们也就理解不了这里的红树林对鸟类的重要性,于是红树林基金会在深圳湾摆设望远镜,用20分钟告诉路人:这里是候鸟的过冬地。


一张美丽的湿地景色照片,却被她解读出了其中暗藏的生态危机和城市变迁的过程:芦苇的生长代表着湿地的退化,咸水正在变为淡水,外來種银合欢持续入侵,远方城市在急速发展着……


她说,在地感没有那么抽象,其实看到这些生态演化、城市变迁,就是培养在地感的一部分,而红树林基金会想做的就是:“希望帮助深圳人了解深圳自然,增强地方感。”




全国自然教育论坛是由民间发起的、旨在推动中国自然教育发展的行业交流平台。每年,论坛邀请来自英、美、日、韩等国及两岸三地的资深自然教育实践者、研究者作为嘉宾,与来自全国各地的自然教育从业者、关注者,深入探讨自然教育关键性议题,交流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经验、研究成果及困惑挑战。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

主办方

第三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筹委会

承办方

红树林基金会、绿色营、鸟兽虫木自然保育中心

-特别鸣谢-

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

阿拉善SEE基金会

巧女基金会

腾讯基金会

万科营火虫教育



1

近期精彩内容和活动

Leave No Trace | 无痕 · 有道

如何建立自己的自然学校?且听5家机构干货满满的分享 

探秘雨林,你需要知道的事

台湾冬令营后,他们这样说~

喆里的黎明静悄悄,这里的丽江体验大不同

盖娅冬令营 |“心灵充电宝”之2017台湾亲子营

盖娅冬令营 | 2017“探秘雨林,走近亚洲象”自然体验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